于悄无声息间,尼康发布了1英寸的DL系列。有种心情叫“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确实,相比于早先的旗舰级单反D5。这个系列的相机是突发性的(虽然是早有预谋)。当然面临即将来到的CP+,再推一些新品也是常理之中,更何况是面对本土的器材展会。当然了今天确实是一个让众多用户小心脏激动一下的日子。不仅仅尼康DL系列还有另一个品牌也发布了两款非常有意义的产品。那是另一个层面的乱战拉开。感觉写到这里有些器材版“复仇者联盟”的味道。好吧我们就先从1英寸的乱战说起。
来得晚补得全 点对点的攻击开始
尼康DL系列推出了三款相机。精准定位,点对点面对面打击。广角端的尼康DL 18-50/1.8-2.8是一个全新的市场。针对久来便携数码不擅长的广角端进行打击,范围:风光、人文、建筑。这确实是个别出心裁的领域。中焦段的尼康DL24-85/1.8-2.8和全覆盖的尼康DL24-500/2.8-5.6,生活中你能想到的,旅行中你需要面对的。踩着前人的脚步前行。虽然来得晚但是补得全,看上去是一个不错的战略。
写道这里,文章的调性似乎有那么点软。那迅速对这个问题做一个总结。尼康在1系列上走了不少弯路,推出的机器并不比别家少。但是多数是让人有些抉择困难的产品。是的,我说的是之前的1系列。当1系列问世时,我和几个媒体朋友就曾经询问过日本尼康的研发人员为何不考虑将P系列做成1英寸的。当时的回答是认为可换镜更有市场,似乎是这样。而今看来或许并非如此。如今一口气推出的三款产品,在外形上颇有1系列之风,性能上赶上目前主流产品的水准。但是虽然品牌响亮但这个领域毕竟还是晚辈,如何去铺垫这个市场,选择一个理性的价位先打开这扇门是关键。当然还有一批“终于等到你的”粉丝。
相比于两款已有参照的机器,我更欣赏剑走偏锋的DL18-50。这么多年稳重的尼康终于潇洒了一把,但是是否可以叫好又叫做?还是那句话价格是敲门砖、质量是项必须打优的成绩单。所谓后来者,求索之路必然不易。
关于“尼享” 我想你可以坚持
参数上来说尼康的三款相机都属于目前主流的位置,虽然说图像处理器、对焦都被做了新闻稿式的强调。但归结来说各家有各家的长处。很难说综合上谁家更有竞争力,数码相机发展到如今这个地步这是一个必然。(因为该淘汰的已经都淘汰了。)而我看重的是尼康的DL系列和D500一样,融入SnapBridge (尼享)这个功能。利用蓝牙传输是硬件上的一个特色。相比于传统的利用wifi传输更加有利于分享(为什么因为你传输的时候不需要断网呗)。而视频与静态影像的分享是尼康的最终诉求。让这种互动形成一个生态圈,这显然是尼康下的一盘很大的棋。面对这个功能我只想说“尼享” 我想你可以坚持下去。
加速——关于传统便携数码相机的覆灭
尼康加入1英寸便携数码相机的阵营,加块了传统便携数码相机退下舞台的速度。虽然说各家拥有1英寸产品线的品牌都还有保有着一线传统便携数码的血脉。但是,画质的差异、手机的迅速成长。传统便携势必会退出历史舞台。一言蔽之,这是一个好事。
雪藏——关于尼康自由的1系列微单相机
尼康1系列相机并不算少,但都是可换镜产品。并不是说这些产品不好,只是和对手差距太大。如今的3款产品显然涵盖了各个焦段。我相信尼康不会轻言1系列将退市。但是“短期”雪藏是必然的。
乱战序幕拉开 各家请显神通
公元2016年尼康正式加入1英寸便携数码相机的阵营。自此由索尼发动的,佳能、尼康、松下(三星、柯达貌似凑过热闹)参与的1英寸乱战正是拉卡。尼康的DL18-50开辟了广角端战场、松下的ZS110开启了便携长焦的市场,其余中焦段、全焦段各家诸侯们将乱战一气。索尼抢得先机,佳能紧随其后。松下尼康后来居上。虽然会以历史、门第作为部分的选择依据。但是目前各家相去无多的参数并不是一个华山论剑的好方式。特色,是的特色会是未来的一个演武台。
好了,公元2016年,1英寸系统正式的、全面的接手了传统便携数码的市场。蓝海已然成为蓝海。各家请显神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