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科普中国 ,作者薛庆鑫
科普中国.
公众科普,科学传播
鸡蛋吃法非常多
要说简单方便的
那必须是煮鸡蛋
煮鸡蛋这活儿虽然简单
但煮的时间不一样
得到的鸡蛋也是千差万别
到底煮多久才能得到
自己想要的那颗蛋呢?
为了煮出最好吃的鸡蛋
我们做了一个实验
为了尽量地减少误差,本次实验在煮鸡蛋之前,首先要保证鸡蛋表面清洁、干净,没有鸡的粪便,其次鸡蛋要提前从冰箱取出,让鸡蛋的温度控制在室温。
取深一点的锅,水量要足够淹没鸡蛋,将水烧开后再放入鸡蛋,同时准备好1盆冷水。
共13颗蛋,分别用中火煮3min~20min,将煮到时间的鸡蛋取出后放到冷水中降温3~5min,以便容易剥壳。全部煮好剥壳后,对半切开,摆好位置进行对比。
图源:科普中国 作者:薛庆鑫
从上图可以看出:
煮3min:剥壳的时候明显感觉软软的,蛋白虽然凝固了,但质地较软,稍微用力就会把蛋捏爆。蛋黄完全没有凝固,呈液态。
煮5min:蛋白凝固,硬度进一步提升,但还是比较软,蛋黄处于半流动状态。
煮6min:蛋白凝固,蛋黄大部分凝固,但中间部位呈现半凝固液态,腥味较重。
煮7min:蛋白凝固,蛋黄虽然几乎全部凝固,中心部位有一点还是半固态,颜色较为鲜艳,口感略腥。
煮8~9min:蛋白凝固有弹性,蛋黄全部凝固但仍然比较软,颜色鲜艳,口感绵软。
煮10min:蛋白和蛋黄基本都熟了,蛋黄大部分从鲜艳的橘黄色变成了黄色,硬度提升。
煮12~15min:蛋白和蛋黄全熟,蛋白手感较硬,蛋黄也变得比较结实,颜色变成了黄色,蛋黄脂香味较浓,口感略干,有点噎人。
图源:科普中国 作者:薛庆鑫
其次,当煮蛋的时间超过15min时,会出现蛋黄变绿的情况:
煮20min:鸡蛋在煮制的过程中,10min和12min未发现蛋黄外表面变绿,煮15min的鸡蛋的蛋黄外表面也只是轻微变绿,而煮20min的鸡蛋黄外表面已经开始明显变绿。
在这些蛋中,室温下的鸡蛋沸水下锅煮8~9分钟口感最佳,此时的鸡蛋腥味不重,弹性适中,口感绵软、不噎人。如果喜欢吃溏心蛋,煮4~5分钟的效果最好。
煮鸡蛋的营养变化
在吃鸡蛋这件事上,有人认为全熟鸡蛋营养又好吃,但也有人认为全熟蛋的营养都被破坏了,生鸡蛋才营养。其实,鸡蛋在煮制的过程中对主要营养成分的影响并不大。
1
蛋白质
吃鸡蛋最重要目的就是能补充蛋白质,鸡蛋的蛋白质含量为13.1g/100g,而且是完全蛋白,氨基酸组成与人体非常相近,人体对它的吸收利用率极高。生鸡蛋中的蛋白质呈胶状,人体不易消化吸收,而烹调熟了的鸡蛋,蛋白质会发生变性更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早就有研究发现,熟吃鸡蛋的蛋白质消化率高达97%,而生吃鸡蛋最多只有50%。
这是因为生鸡蛋中含有抗胰蛋白酶物质,会抑制胰蛋白酶的活力,影响蛋白质的消化。
2
维生素A、维生素E
二者属于脂溶性维生素,具有抗氧化性,在一般烹调中较为稳定,生鸡蛋变成熟鸡蛋之后,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变化不大。
3
B族维生素
鸡蛋中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生物素、维生素B12等营养,煮鸡蛋中它们的损失很小,不必纠结。
生鸡蛋中含有抗生物素蛋白,会影响人体对生物素的吸收,生物素参与食物的消化过程,如果缺了它可能会导致口腔周围皮炎、结膜炎、脱毛、头发稀少、发色变浅、疲劳等症状,严重缺乏的人可在3~6个月内眉毛、头发、睫毛都掉光。不过,一般人很少会缺生物素,大多是长期吃生鸡蛋的人可能会出现生物素缺乏症。
4
矿物质
鸡蛋中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比如钙、磷、钾、铁,烹调中较为稳定,影响不大。
5
磷脂、胆固醇
煮鸡蛋对磷脂和胆固醇含量的影响很小,但长时间烹调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对健康不利。
虽然烹调熟了的鸡蛋营养吸收更好,但也不能煮太久,否则鸡蛋黄表面会逐渐变绿。这是因为鸡蛋在熟制过程中,蛋黄中的铁与蛋白中的硫化合生成了墨绿色的硫化亚铁,于是蛋黄表面就变成了墨绿色。
这种成分对人体没有危害,只不过会影响食欲,虽然也会影响蛋黄中铁的吸收,但毕竟1个鸡蛋的铁含量本来就不多且利用率低,所以就无所谓了。
早餐店煮了很久的茶叶蛋
图源:科普中国 作者:薛庆鑫
爱吃溏心蛋,这点不能忽视
溏心蛋大多是指蛋清已经凝固而蛋黄处于半流动或半固态的鸡蛋,口感爽滑鲜美,很受欢迎。
从营养角度上来说,抗胰蛋白酶和抗生物素蛋白主要存在于蛋清中,像溏心蛋这种食物只要蛋清凝固就说明抗营养成分几乎被消灭了,同时蛋黄不过度加热,这样蛋黄营养保留较好、胆固醇几乎没有氧化,也算是比较健康的食物。
不过,对于爱吃溏心蛋的人还真得提高警惕,搞不好会食物中毒。因为鸡蛋烹调不当可能会携带沙门氏菌和其他细菌,增加食物中毒的风险。
沙门氏菌是一种可在人类及动物的肠道内存在的细菌,常见于动物源性食物,包括蛋、肉和生乳。沙门氏菌感染鸡蛋有两种途径:第一可能会在蛋壳形成之前由受感染的母鸡生殖组织感染鸡蛋;第二可能通过蛋壳上的粪便污染鸡蛋,鸡蛋其实并不是完全“密封”的,表面布满了小孔,细菌很容易通过鸡蛋的外壳侵入鸡蛋内部。
可别小瞧了沙门氏菌,被它感染后轻则腹痛腹泻呕吐,严重会导致死亡。不过它不耐热,加热到100℃时会立即死亡,60℃下15分钟也会将其消灭。
一般情况下,当蛋黄温度达到60℃的时候,会变得不透明,达到74℃的时候会逐渐形成固体。所以,如果你吃的溏心蛋的蛋清已经凝固质地较软,而蛋黄还处于液态可流动的状态,说明蛋黄中心温度可能没有达到60℃以上,那就很难杀死沙门氏菌。
所以,为了饮食安全,建议鸡蛋还是不要生吃,尽量做熟吃比较好。实在爱吃溏心蛋的小伙伴们一定要注意以下2点:
1
注意保存方式
可生食鸡蛋一般需要在0~10℃条件下保存,最好单独密封放进冰箱冷藏保存。
2
看好食用期限
这是因为鸡蛋虽然有壳,但并非是密封的,表面布满了小孔,不能保证完全无菌,存放时间久或者贮藏方式不当都会导致细菌滋生。
总结
溏心蛋口感独特鲜美,可是如果粗心大意就会增加食品安全隐患,嫌“操心”的小伙伴干脆还是吃全熟煮鸡蛋吧!室温下的生鸡蛋等水开后下锅,煮8~9分钟的状态和口感较好,每个人口味不同,可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煮蛋时间。
如果是刚从冰箱拿出来的鸡蛋,建议冷水下锅,水开后开始计时3分钟,然后关火别开盖子,焖5分钟即可。
煮鸡蛋是补充蛋白质
最好的食物之一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选择合适的煮蛋时间
然后就可以吃上
蛋白质满满的煮鸡蛋啦
想及时收到更多科普知识
把“广东科普”设为星标吧~
↓↓↓
今日推荐视频
青蛙吃东西时
为啥要闭眼?
有没有发现
每次青蛙吃东西时
都会闭上眼睛
这是为什么呢?
戳视频告诉你答案!
热门阅读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
编辑:朱妮、邵钰然(实习)
审阅:杨敏婷、蔡芷涵
来源:科普中国
参考文献:
[1] 杨月欣.中国食物成分表第6版第2册[M].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
[2] Evenepoel, P et al. “Digestibility of cooked and raw egg protein in humans as assessed by stable isotope techniques.” The Journal of nutrition vol. 128,10 (1998): 1716-22. doi:10.1093/jn/128.10.1716
[3] 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8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
[4] 王向东,徐建国,何俊燕.鸡蛋熟制工艺对制品FeS生成的影响研究[J].食品科学,2006(10):366-369.
[5] https://www.cfs.gov.hk/sc_chi/programme/programme_rafs/programme_rafs_fm_01_22.html
[6] 王学硕,崔生辉,邢书霞,丁宏.餐饮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危害分析、污染调查与防控[J].中国药事,2013,27(09):974-979.DOI:10.16153/j.1002-7777.2013.09.006.
[7] (美)内森·梅尔沃德,(美)克里斯·杨,(美)马克西姆·比莱著;(美)瑞安·马修·史密斯,(美)内森·梅尔沃德摄影;《现代主义烹调》翻译小组译.现代主义烹调 烹调艺术与科学 第4卷 原料与准备[M].北京: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2016.09.
原标题:《鸡蛋到底煮几分钟才好吃?1个实验告诉你!》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