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4日,李新华副省长主持召开了云南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专题研究云南省污染源普查相关工作,对下一步污染源普查工作做出了部署。
会议指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全国、全省的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而环境基础工作比较薄弱,污染物排放家底不清。不能准确掌握污染物排放总量数据,已成为环境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掌握环境基本状况和信息,摸清污染的真实情况,有利于正确判断环境形势,科学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规划;有利于有效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有利于提高环境监管和执法水平,保障国家环境安全;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会议全面分析了云南省开展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指出了面临的困难:一是现有环保统计基础薄弱,统计数据质量不高,在农业面源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等环境统计方面,还存在很多空白;二是普查工作范围广,时间要求紧,覆盖面大;三是污染源普查工作技术性强、要求高,云南省现有条件与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四是污染源普查工作涉及大量的社会调查工作,社会动员面广、参与部门多、工作难度大。
会议强调,开展污染源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调查,是环境保护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和《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一次bt365网址的通知》精神,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要求,克服困难、真抓实干、精心组织、周密部署,2007年年底前务必做好污染源普查的监测、宣传动员、技术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
会议议定,一、五月底以前各州(市)人民政府要尽快成立污染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二、尽快正式印发我省第一次污染源普查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各成员单位务必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增强做好污染源普查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和实施工作。三、安排2007年污染源普查准备工作;四、研究落实污染源普查工作经费;五、抓紧组织实施重点污染源监测工作;六、抓好宣传动员工作;七、做好技术培训工作。
|